■ 资金管理中心 苏晓红
高盛很多时候是一种符号,代表美国最发达也最残酷的金融文化。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在各种电影、书籍里看到高盛的身影,有人爱它,因为它提供了最自由的空间;有人恨它,因为它在他身上榨取了巨额的利润。起诉高盛显然是后者。
《起诉高盛》列举了诸多中国企业因为高盛或者其他国际投行营销的外汇、商品衍生产品而亏损几十亿美元的例子,一方面说明因为中国企业的无知和贪婪导致亏损,另一方面痛斥高盛在早已对市场走势有预判的情况下,在市场拐点设计以现有走势会延续下去为假设的产品,产品实质上是诱拐中国企业以不可思议的低价卖出一个风险极大的期权,高盛则从中谋取暴利。中航油等等央企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风波过去,阵痛淡忘,投行就换一个产品继续新瓶装旧酒,继续光鲜亮丽地四处营销。原油价格在140美元的时候,中国企业赌原油会继续涨,澳元对美元在0.9的时候中信泰富赌澳元会继续涨,当一场金融危机袭来,原油从140暴跌到40以下,澳元从0.9暴跌到0.6,亏损就这样铺天盖地地来了。
我因为工作关系,时常会接待银行的营销人员,印象特别深的是,在去年811汇改之前推荐卖出美元兑人民币看涨期权,去年推荐两年期美元人民币平价远期结汇,做这些产品可以获得比普通的远期更优惠的价格等等。每每遇到这样的产品,我都会冷静地想一想,这样的产品我到底卖出了哪一个期权,我获得了哪一个期权,如果将银行的产品拆解开来,单项期权会是什么样的报价,我究竟需要的是哪一个期权?这样分析下来,果然就避开了很多陷阱。
高盛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经得起多大荣耀,当然也经得起多大诋毁。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就连中国的银行,在产品定价权、产品模型设计上都水平有限,在遇到国际投行、银行产品营销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市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能被销售人员所蒙蔽。
推荐《起诉高盛》,值得多看两遍。